2010年12月5日 星期日

探索南島先民智慧 傳唱台灣森林「原」舞曲─董景生的戀戀民族植物情

董景生(右1)多年的行腳經歷,比如婆羅洲長屋伊班族的記憶,是他投入民族植物紀錄書寫的主因。(照片/董景生提供)
國內的出版界中,很少有一套書的內容在被商業市場認為冷門、小眾而缺乏發行意願的情況下,能夠同時喚起行政機關、研究單位與民間非營利組織的關注,合作付梓。

在琳琅滿目的政府出版品當中,難得有一套作品能夠陸續入圍2006年政府優良出版品獎、2009年第一屆國家出版獎,甚至百尺竿頭地於2010年再獲得第二屆國家出版獎─「特優」的首獎最高殊榮。

《綠色葛蕾扇:南澳泰雅的民族植物》、《走山拉姆岸:中央山脈布農民族植物》與《邦查米阿勞:東台灣阿美民族植物》系列套書,就是上述不被商業看好,出版內容卻廣獲好評的作品。這套圖書不但為書寫台灣林業歷史開啟了一扇從南島語族出發的觀點,也為因面臨現代化而逐漸流失的原住民傳統文化與智慧,留下真實的紀錄。

2010年10月19日 星期二

台灣水梯田的生態文藝復興運動(3)---砌石、浮圳、八煙的梯田風情畫


  「近近的水田,一坵坵相連,遠遠介山崗,一層又一層,影子映到田中央,遠山像在我面前。山與田~」

  這是客家歌手謝宇威演唱歌謠「山與田」的內容,雖然是形容客家山城的水梯田景像,用來描述位於台北縣金山的八煙聚落,依舊非常貼切與優美。

2010年10月18日 星期一

台灣水梯田的生態文藝復興運動(2)---石梯坪、達魯岸、阿美長者的水田夢


  口部落石梯坪,花蓮東海岸旁的阿美族聚落,位於台11線的63.5至65.5公里的路段,除了有著碧海藍天與一望無際的遼闊,還有海岸山脈腳下綿延不絕的綠水梯田。

台灣水梯田的生態文藝復興運動(1)---搶救消失的農村記憶與技藝


  「天烏烏,欲落雨,舉鋤頭,清水路,清著一尾鯽仔魚欲娶婦,龜擔燈,鱉打鼓,田蛜舉旗叫艱苦,毛蟹擔燈雙目吐,水蛙扛轎大腹肚,一碗圓仔湯予你補。」

  這首大家耳熟能詳的台灣童謠「天烏烏」,描述傳統水田裡多元而活躍的動植物生態,與農人間密切的互動情形。農人辛勤務農看似打擾了昆蟲與小動物的生活,事實上牠們早已適應這種頻繁的人為擾動環境,成為水田生活的一份子,也成為童謠的內容而豐富了農村文化。

2010年8月8日 星期日

走出八八水災陰霾,台24線生命再起的故事(3)-黑鳶的故鄉、琉璃的經典


從達來村遠眺的舊達來部落,
顯得清新脫俗,是生態旅遊的寶地。
 入台24線原鄉門戶的排灣族三地門村與達來部落,在屏科大社區林業研究室師生的調查下,分別以三地門村的琉璃工藝特色,以及舊達來部落保留完整的生態,規劃「琉璃的經典、黑鳶的故鄉」遊程,希望串連阿禮部落成為完整的生態旅遊廊道。

2010年8月7日 星期六

走出八八水災陰霾,台24線生命再起的故事(2)-原鄉不棄,阿禮再起

台24線最深處的魯凱阿禮部落,
有著雲霧森林的美稱。(圖:包基成提供)
 「原鄉不棄,文化不滅,魯凱永續,打造母子臍帶相連的生命共同體,」阿禮部落自救委員會委員、同時也是魯凱族部落重建聯盟副召集人包基成,提出他對阿禮部落災後重建發展生態旅遊的期許。

走出八八水災陰霾,台24線生命再起的故事(1)-承祖先智慧,續永恆山林



是一個發生在南台灣屏東山區裡,由省道台24線串起不同個人、不同族群與山林之間休戚與共的生命故事。

2010年7月24日 星期六

陪伴部落與社區走向永續的生態保姆─屏科大森林系副教授陳美惠

↑屏科大森林系副教授陳美惠(右一)經常深入部落與社區
推動文化保存與生態保育工作。

去,她曾是台南麻豆鄉下的貧農子弟,立志學習農業科技改善農民生活;如今,她已是風塵僕僕的保育學者,陪伴社區與部落找出生態與生產共榮的生活。陳美惠,這位打造台灣「社區林業」的創始推手,不但用她的專業獲得今年度的林業及自然保育有功人士殊榮,更持續用她的熱忱與執著,搭起社區居民與政府機關的橋樑,共謀生態旅遊的永續發展之道。

社區報先聲與四個愛人的故事:記《美濃週刊》創辦人-黃森松


↑創辦台灣最早的社區報─《美濃週刊》創辦人黃森松,
獨自居住屏東里港鄉下,自嘲與綽號林志玲的狗狗相依為命。
 「除了愛妻之外,我這輩子還有三個情人。第一個是文學,第二個是歷史,第三個是新聞,她們全部與政大有關,」《美濃週刊》創辦人、同時也是政大歷史系與新聞所的系友黃森松,用生命中的摯愛,回憶起在政大的生命故事。

對許多人來說,看到《美濃週刊》四個字,除了可以猜出是一本在高雄縣美濃鄉發行的刊物外,大概一無所知。但如果介紹這是台灣農村興辦社區報的先聲,是報禁開放前第一份出自民間的草根報紙,還感動了林懷民帶領雲門舞集首次下鄉公演,你就會知道黃森松對台灣草根民主扮演著具體而微的貢獻。

2010年5月7日 星期五

斯可巴部落 重拾谷關原鄉的泰雅記憶

斯可巴部落是泰雅語音譯過來,原意是「手」
代表部落是先民用雙手努力開墾出來的淨土。
圖/王金川提供

到谷關,予人一種流連忘返卻又心疼大地受傷的矛盾情結。這個中部著名的溫泉鄉,環繞在青山峻嶺之中,隱藏著豐富獨特的生態與人文資源,值得放慢腳步,細細品味。

  不過受到過度商業化的衝擊,這處原鄉不但已難見泰雅原味,附近曾是台灣三大林場之一的八仙山林業文化與設施,許多也堙沒荒煙漫草間。取而代之的,除了泡速食麵般的溫泉旅遊,超越環境負載力的土地開發,也使得谷關每到颱風季節,經常成為電視台獵取山洪猛暴畫面的第一選擇。

  然而距離谷關上方約十多分鐘路程的「斯可巴」部落,卻因仍保留著泰雅文化與日據時代以來的林業開發遺跡,加以生態環境未受過度開發,顯得清新脫俗。部落居民於民國九十四年三月八日成立了台中縣和平鄉「斯可巴原住民文化及休閒農業發展協會」,希望能在既有的農業生產之外,配合泰雅族傳統文化的復甦,加上豐富的自然生態及山川景致,朝著低密度開發之生態休閒產業目標邁進,找回凋零與失落的原住民部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