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辦台灣最早的社區報─《美濃週刊》創辦人黃森松, 獨自居住屏東里港鄉下,自嘲與綽號林志玲的狗狗相依為命。 |
對許多人來說,看到《美濃週刊》四個字,除了可以猜出是一本在高雄縣美濃鄉發行的刊物外,大概一無所知。但如果介紹這是台灣農村興辦社區報的先聲,是報禁開放前第一份出自民間的草根報紙,還感動了林懷民帶領雲門舞集首次下鄉公演,你就會知道黃森松對台灣草根民主扮演著具體而微的貢獻。
↑《美濃週刊》編輯部座落在具有客家特色的菸樓, 今昔對比,景物依舊,人事已非。上圖/黃森松提供 |
「我好比是陸軍官校的畢業生去當土匪呀,」黃森松用自嘲的口吻,形容當年回家鄉創辦「美濃週刊」的傻勁。那時政大新聞所的研究生很搶手,一畢業幾乎都被主流媒體網羅,而同學也以能進入主流媒體或出國留學為榮,只有他選擇回鄉辦社區報,走小眾媒體路線。
「讀歷史系的時候,白天我忙著當籃球、棒球的裁判,又忙著談戀愛,根本沒人相信我會考上新聞所,」黃森松笑說,其實他每晚十點送女朋友進女生宿舍後,就回男生宿舍讀書到凌晨三、四點。所以當他考上新聞所,可說跌破大家的眼鏡。
↑林錦霜成為黃森松辦社區報最得力的助手, 全家一起在美濃小鎮忙社區報的編務與業務。圖/黃森松提供 |
黃森松就讀大四那年,某日下課在指南客運站碰到林懷民,林懷民問他畢業後想做什麼?他說想回美濃辦社區報。結果林懷民深受感動,也答道:「如果我的舞跳不好,也要回新港辦社區報。」林懷民一席話,讓黃森松銘記在心,就讀研一時,於暑假號召一群美濃學子回鄉,先試辦了八期的《今日美濃》,並在楊孝濚教授的指導下完成「鄉村社區報紙與鄉村社區發展-兼論小眾媒體能否在台灣鄉間生存」的碩士論文。
↑林懷民的鼓勵對黃森松創辦美濃週刊帶來關鍵影響。 |
1977年3月,《美濃週刊》正式發行。相較於當時主流媒體將焦點集中於台北政經中心,黃森松主持的《美濃週刊》特別著重農村問題報導。
「每次看到農產品滯銷,就想要幫農民發聲。小黃瓜鄉下一條1塊,為何到台北賣10塊?鄉下人的痛苦,台北人為何不知道?」黃森松說,每次他目睹農產品滯銷引來漫天蚊蠅,農夫愁容滿面,就發誓要辦好《美濃週刊》。
在妻子林錦霜的支持協助下,黃森松從採訪、編輯、打字、印刷、發行到收報費,常見兩人一同忙進忙外。即使黃森松遭遇挫折而想要放棄,在國中教書的林錦霜會對他說:「有些人活著跟死人一樣,有些人死了千百年,例如屈原、陶淵明、李白、蘇東坡等,我現在上課還在介紹,他們根本沒死。」鼓勵黃森松持續為後代留下作品。
↑黃森松透過《美濃週刊》進行一連串調查報導, 在言論自由封閉的年代,彌足珍貴。 ↑《美濃週刊》也特別重視社區藝文活動的報導。 |
1980年4月18日,台灣歷史上發生兩件重要的大事。白天,台北的軍事審判法庭,美麗島大審宣判;晚上,雲門舞集在美濃表演。舞畢,美濃人用親手製作的紙傘,送給在場舞者,感謝雲門下鄉。黃森松的《美濃週刊》,在當時肅殺的政治氣氛下,早已為草根社會點燃公民意識的星火,燎原出台灣各地興辦社區報的熱潮。
即使潮起潮落,《美濃週刊》早已吹出熄燈號,夫人林錦霜去年也不幸因病去世,但黃森松和他四個愛人的故事,值得在台灣地方報業發展史,記上一筆。
相關報導
客家新聞- 眼淚拌飯寫書獻磚仔地亡妻
眼淚滴成字 出書獻亡妻
1 則留言:
你好
我們是高雄文山高中的學生
我們因為美術作業
而想跟您借用照片
不知可否
(若可以的話.我們會將圖片來源標記的)
希望可以得到你的答覆
這是我的e-mail: linda61119@yahoo.com.tw
張貼留言